2021-01-15 10:40:45
阅读 1617
编辑导语: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产品层出不穷,怎么把一个互联网产品运作好成了关键;做互联网产品少不了有整体运营规划和思路,以及产品里的内容和运作机制;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互联网产品模型与动力机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产品的本质是什么?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了解产品的本质非常重要。
然而,产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特指的是互联网产品,是具备流量效应、边际效应、规模效应的,以互联网作为主要传播与使用载体的产品形态。
针对这一话题,很多互联网行业内的知名专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俞军:“产品就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它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一个个需求;产品经理对产品的迭代优化也是需要基于场景来不断的优化的,每一个优化都需要考虑是否达到roi最优,即从产品定位上、产品方法上是否最优。”
张小龙:“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功能不等于产品,功能是满足需求,定位是满足心理诉求,定位是单一的,功能是多元的。”
苏杰:“产品=用户的整体体验=功能+设计+盈利+内容——功能是指产品可以干什么;设计是指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和工业设计(对物理设备而言);盈利是指盈利模式;可能是各种形式的广告、捐赠或者交易;内容可以是自己原创的、由用户提供的,或者两者相结合。”
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及行业理解来看,很多时候,从0到1去打造一款互联网产品就像构建一个装置,打造一个系统。
我发现产品经理与工程师确实有很多共同点:
工程师实现的方式是组合:包括组合各种工具,组合工具与人;所谓的组合,不是简单地拼凑,而是需要考虑一各个组合对象之间的特性,协调对象之间的“接口”。
就好像文章段落和段落之间,书的章节和章节之间,都需要思想和观点上的协调性,以及承前启后的连接。
事实上,无论是“发现”还是“实现”,每个科学家和工程师都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站在其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肩膀上。
利用他们先前封装好的“零件”,搭建起更为强大的系统,并在此封装成一个看似简单的“零件”;工程师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他们把全部的复杂都封装起来,只交给你一个简单的界面。
是不是和产品经理一样?好的产品经理不是发明家,而是工程师;不是创造新事物,而是善于组装零件,创造系统,这正是“系统思维”。
二、产品=模型×动力机制
基于业内专家的概念诠释以及我个人的经验总结与产品认知,结合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框架,我在这里提出我对产品的理解:
产品=模型(产品功能框架)×动力机制(产品增长策略)
首先需要强调,模型在本文中的概念其实并不复杂。系统动力学中,把模型用圆形或矩形展示构成要素,辅以箭头表示相互关系。
本文中所描述的模型概念与系统动力学中的表述基本类似,最终呈现形式也用简易的结构图形展示,如下图所示:
本文中建立模型的过程,是砍掉无用信息后,将有用信息按照所需要的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行概念化精简,并将其抽象为一张模型图的过程。
所以,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分为五个步骤:
- 建立一套信息生产体系,开辟信息生产通道,强化有效信息的生产过程;
- 明确用户诉求,开辟最短使用路径,留存第一批种子用户;
- 建立分发机制,将有效信息快速传递给特定场景下需要的用户;
- 建立激励模块,激励用户在产品内产生多次体验行为并建立互动关系;
- 建立风控体系,将无效信息屏蔽,并加快有效信息的快速流动;
用模型图来表现上述的思维逻辑,如下图:
同样的,产品的动力机制我们依然可以用系统动力学图的形式进行表述。
产品的总体驱动力,正是由产品基础模型与产品动力机制的组合,动态规则及静态逻辑互相影响,信息输入与数据输出互相影响,产品机制短期表现与产品机制长期表现相应影响,如下图:
三、案例:抖音短视频创作者驱动机制
下面,我们利用一个实际例子去验证如何利用这套模型,即:产品驱动力=模型×动力机制。
我们通过以上的机制,去复盘抖音是如何利用模型与动力机制的相互作用,完成产品发展驱动及用户增长的。
首先,我们先澄清一个基础理论,即一款产品是如何从0到1完成产品设计工作的;首先我们先进行产品定位,明确主要解决用户哪些问题。再进行目标用户定义,明确主要面对哪类核心用户。
再进行需求定义,明确这些用户都有哪些需求。再进行核心流程定义,明确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流程步骤解决问题的。
再进行功能定义,明确每一步业务流程中,需要设计哪些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再进行运营方案设计,商业模式设计,产品发展战略的制定。
总结下来,如何设计一个产品,框架就是产品定位——目标用户——需求分析——核心流程——功能定义——产品结构——运营策略——商业模式——产品战略;抽丝剥茧,层层递进。
而我们所描述的产品驱动力中的模型因素,主要应用与核心流程、功能定义、产品结构这三方面。至于用户分析、需求分析、市场分析部分的工作,还需要通过既有知识体系下的相关调研思路及分析方法。
从我们的产品驱动力模型来看,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用户进入产品后的主要操作步骤与使用流程。
即:打开app——浏览短视频——停留,完成该页面下交互动作(点赞、评论、转发)——离开,进入到下一条短视频内容浏览;这是用户侧在使用产品时的基本使用流程,产品此时对于用户来讲是一个白箱,所有的流程、规则、操作指引都是可知可见的。
但对于产品的内部运作机制,对抖音来说的话即:信息生产机制、信息风控机制、信息分发模块、用户激励模块,如下图:
对于信息生产机制来说,内容生产者用户进入平台早期,会被内容创作补贴吸引进入平台进行创作;此时的信息生产机制需要依托用户激励模块,通过一套奖励计算模块对创作用户进行物质奖励发放。
随着一段时间的运营,单纯的物质奖励已经无法产生持续的用户激励效果,同时转化率也在逐渐降低;此时用户的需求已经从短期的物质奖励,到长期持续的良好创作环境,以及心理成就感建设与物质奖励。
此时,需要通过打磨良好的创作页面,以及交互体验的提升来留住用户,持续创作内容;而当用户在产品发展中期陷入创作瓶颈后,则需要通过推送相关创作培训课程信息,对用户进行指导,同时对内容风控模块做好扩充,在创作阶段向创作者传达平台的内容风控策略。
中后期创作效率受到限制时,可以通过提供资源图库,热词工具对创作用户进行辅助,提升创作效率与创作质量,促进内容分发模块的分发内容质量。
针对产品产品战略层的用户激励,后期遇到竞品公司拉拢头部创作者展开竞争时,则需要通过一以贯之的用户关怀进行留存;比如通过定期运营活动,年终礼包福利派发等形式。
由此,我们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即timeline以抖音为例,将它对应的四大模块:信息生产机制、信息风控机制、信息分发模块、用户激励模块与动力机制的联系进行了介绍。
我们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四大模块虽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属性,但彼此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
比如信息生产机制需要用户激励模块驱动用户生产内容,信息风控机制需要信息生产机制产生供风控的内容池,用户激励模块需要信息分发模块供应相关激励内容,或通过内容分发触发激励任务。
不同模块需要动力机制进行动态的调整,即通过实际数据表现完善模块内的功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