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15:15:11
阅读 1260
2019年年底有个段子非常火,叫“2019年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个段子被王兴转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一时火爆网络并引发大量认同。
那一年中国经济结束高速增长,“资本寒冬”再次袭来,大量产业包括一直高速增长汽车产业大幅下滑,新型互联网红利也首次出现见顶迹象,那一年的关键词叫“我太难了”。
因此,很多人认同段子的上半句,但并不认为下半句是正确的。但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第二年新冠疫情袭来,直到今天,全球依然没有摆脱疫情的困扰。
今年第一财经周刊的封面是单词“HARD”,这其中有艰难的意思。本月初《2021十大收缩行业》展示了本年度时局的艰难,年底的大厂裁员,让我依稀想到了2019年年底相似的情景,网上流传的裁员的长图(信息不实),不少信息其实就是那一年的。
营销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的晴雨表,Gartner的报告显示,今年被调公司的营销预算占公司收入的份额从2020年的平均11%下降到2021年的6.4%,下降了4.6个百分点。
2021年底的基调与2019年极其相似。但回望这一年,至少人们看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不管是疫苗的加速研发还是大型赛事如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展望2022年,一些在今年就体现出一定迹象的营销趋势,也许代表了未来的走向。
一、品牌营销投入回暖
对于大部分品牌主来讲,两年的疫情洗礼,让他们的营销预算一直趋于保守,但在这两年,品牌主们同样找到了在疫情环境下的竞争之道。指望疫情结束再大幅提升投放预算不是明智的选择,如何在与疫情共存的情况下保持投放、保持品牌优势是品牌必修之道。
我在《疫情期间该不该缩减广告预算?不该!》中认为,品牌在疫情期间应该保持投放预算,维持品牌和竞争优势。2022年,品牌主会在疫情的环境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逐渐让自己的营销投入回归正轨。
近期,秒针营销科学院联合全球数字营销峰会GDMS、媒介360共同发布的《2022中国数字营销趋势报告》显示:54%的广告主认为2022年中国整体营销投入将增加,占比较2021年增加7个百分点,其中10%认为将大幅增加。新锐广告主中认为中国营销投入增加的占比达58%。并且有88%的广告主认为投放是为了品牌目标,即强化品牌形象及提升品牌认知。
不管2022年疫情走向如何,品牌营销投入回归正轨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私域流量继续占据C位
私域流量作为一个营销概念,已经持续被讨论和研究超过3年了,私域流量之所以火本质是两个原因决定的:
一是在互联网红利已近的趋势下,品牌想借着互联网红利,在公域流量上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得流量越来越难。
二是在数字营销占比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越来越看重营销的投入产出比。尤其在近两年的特殊年景下,不少企业的营销预算都大幅度缩减,这更加快了他们做大私域流量的进程。
私域流量之火是因为每一个品牌都希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而不是平台,也不是KOL手里。
今年李佳琦、薇娅与欧莱雅之争,本质上也是品牌的私域流量与KOL的公域流量之争,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这种斗争将一直伴随品牌、市场的演进。
私域流量诞生于互联网流量将近的年头,被大范围讨论和应用于疫情笼罩的年头,从而成为各品牌主们的共识,品牌的终极目标一定是将自己的私域流量做到最大,只有这样,它才能在做到高销售额的同时做到高利润。
从品牌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的进程来看,品牌构建私域流量依然是明年的一个核心话题,也会成为品牌未来的常态。
三、品牌渠道之争——品牌自播将成常态
今年,李佳琦、薇娅和欧莱雅之争震动营销圈,一些人认为欧莱雅作为大品牌不应该忽视消费者的利益,因而在李佳琦、薇娅直播间给出高于其他渠道的行为是不对的,另一些人认为欧莱雅作为大品牌不应该受渠道的“挟持”,它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利。
谁对谁错先不讨论,这背后体现的是品牌和渠道话语权之争。对于品牌来讲,它们应该认识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头部主播,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案,因为头部主播的高额渠道费用,让品牌很难实现盈利。
更有利的方式应该是构建自己的品牌护城河,在这一点上,之于直播,品牌自播成为一种广泛共识,今年底的薇娅事件也加速了这一进程。大部分品牌在经历了从零到一阶段之后,都开始重视自播,它们每天固定直播带货,直接销售商品给消费者同时为它们提供一系列保障。
品牌直播是D2C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表现。如果以前在淘宝上,品牌还只是用店铺的形式跟消费者面对面的话,今天在抖音电商这类直播电商上,品牌已经直接真人跟消费者面对面了。
主播与品牌之争是“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店”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交叉演进的。品牌要想自主掌握命运,还是需要持续构建自己的品牌,在直播方面,自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明星营销退潮,数字经济营销崛起
2021年,太多的明星翻车了,从吴亦凡到王力宏到薇娅,不管是网红还是优质偶像,都出现丑闻,这让启用他们代言或做广告的品牌很受伤,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品牌认识到,启用明星代言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为。
另一方面,今年数字经济加速崛起,元宇宙、NFT、Web3等概念层出不穷。像抖音上的柳叶熙,一夜之间涨粉100w,让美妆遇上元宇宙的话题引爆社交网络。
相比于明星,虚拟偶像有可塑造、不易翻车等优势,一旦虚拟偶像成了品牌的代言人,则能够持续地为品牌创造价值。目前BAT等大的平台以及不少大品牌都开始打造虚拟偶像,将其作为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元宇宙是趋势的话,那么品牌拥抱元宇宙,并做针对此的营销将会成为一个趋势,这个趋势不只是打造一个虚拟偶像,还包含构建自己的元宇宙,创作自己的NFT作品等等。在未来,品牌将越来越多地将营销融入到虚拟经济之中。
五、传统品牌加速拥抱新电商
今年,首届新电商大会在长春举办,大会发布《新电商研究报告》指出:新电商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用户为中心,对传统电商“人”“货”“场”进行链路重构,产生的电商新形态新模式。
从概念来讲新电商是对这几年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形式的老瓶装旧酒,但从时间维度上来看,相对以前的货架电商,新电商的出现基本不超过5年时间,说“新”是名副其实的。
对于大部分传统大牌来讲,进入阿里、京东这样的货架电商经历了从拒绝到犹豫再到全面拥抱的阶段,在今天,进入新电商平台,这些大牌同样存在着犹豫的心态,它们可能会考虑新电商平台投入大、有风险,可能会觉得新电商平台不符合自己的调性,可能会受困于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等,因而迟迟没有完全投入新电商。
不过从趋势来看,品牌加速进入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社交电商等新电商平台必然是一种趋势,大部分品牌完全投入这些平台,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抖音电商、快手电商等平台的崛起,并占据整个电商市场越来越高的份额,各大传统品牌将会加速拥抱新电商。
六、新消费迎来分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新消费品牌是近一年多来的热门话题,这些品牌在产品端得益于产业链愈加成熟,营销端在于极度细分的定位,以及借助流量算法寻找到广泛人群,因此获得一定成功,相对于老消费品牌投广告获得市场的广告模式,新消费品牌的模式可称作流量模式,且这种模式一般被认为是低投入高产出。
但问题也存在,就像我在《新消费下半场,品牌没有捷径可走》中说的:流量费用的持续投入,并没有让品牌获得持续的指数级增长;在度过初期的暴涨阶段后,品牌的天花板越来越低;巨头纷纷进军,新消费的压力徒增,市场成本也越来越高;由于前期估值太高,难以获得后期持续融资……
随着资本市场遇冷,下半年新消费走入下半场的说法越来越普遍,在下半场,新消费品牌的后发优势不再,面对传统大牌的进攻,它们逐渐有点力不从心。
进入2022年,新消费品牌将迎来分化,获得早期市场优势的新消费品牌将不断扩大传统营销投入,直接与巨头开始正面战争,并扩大市场份额,如元气森林、喜茶、花西子等,而并没有建立品牌护城河的新消费品牌则可能面临难以融资,也难以继续扩大市场投入,从而迎来艰难时刻的窘境。
对于营销市场来说,获得品牌优势的新消费品牌将成为市场营销领域极为活跃的一股势力,不管怎样,这都将带来一个新的消费时代。
七、种草经济全平台营销化
种草经济是短视频诞生以来一直为业界津津乐道的概念,它与“发现式购物”相连,最早在抖音上,消费者因为算法推荐了感兴趣的产品而种草,最终促进他的消费行为。
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内容社区和平台基本都由算法主导,信息分发的方式由人找信息,变成了信息找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平台其实都可以种草。
比如在知乎上,有人因为看到好玩的回答而种草,在抖音、快手上,有人因为看到喜欢的短视频而种草,在豆瓣上,有人看到喜欢的书和电影而种草,在B站上,有人看到喜欢的美食而种草。
抖音电商在今年提出了兴趣电商的概念,在这个场景下,消费者来到兴趣电商平台,首先是要寻找感兴趣的内容来休闲,在这期间,平台或通过短视频附带的商品,或通过直播等形态,直接将商品分发给消费者,消费者在对商品发生兴趣后,产生购买行为。
兴趣电商的种草理论上不仅限于抖音电商的这样的内容电商平台,而在任何的内容平台都可以进行,对于品牌来说,它们应该在各大内容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产品、品牌故事甚至价值观。这
其实也是不少品牌都在做的,几乎所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都进入了拥有高用户量的内容平台,进行产品和品牌的种草。
八、低欲望和情价比消费二元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一直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有重视品质消费的白领,也有看中性价比消费的小镇青年,他们就像两个平行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互不打扰。
在今天的中国,消费社会的体现异常充分,消费可以满足自己内心的期望,人所以与他人区别,在消费社会是由人的消费习惯和产品区分的。
鲍德里亚说:“消费的差别,不在于产品使用价值的差别,而在于产品符号的差别……人们从来不消费产品的本身(使用价值),而总是把产品(从广义的角度)当做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用来让你加入理想的团体,或作为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地位更低的团体。”
不过中国“消费分级”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已经步入理性消费的消费者开始降低欲望,奉行No Logo原则,因而优衣库、无印良品这类商品大卖,1688、拼多多、咸鱼这样的平台具有海量用户,也因此“平替”一词在今年成为热门网络词。
另一方面,正在消费升级的消费者开始借消费来给自己定义,这些消费者非常看中“情价比”而非性价比,所谓情价比,就是购买的商品符合自己的个性,能够给自己定位,比如喜爱明星、艺术家的联合发售款商品,比如独家发售限量版商品等等。这也是椰子鞋、泡泡玛特大卖,得物能够火爆的原因。
中国的消费市场开始进入二元化,低欲望和“情价比”市场都代表未来的趋势,也都具有足够大的潜力,对于品牌来说,需要思考的是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在哪一元,抑或说一句“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九、中国品牌出海,外国品牌“中国化”
疫情的肆虐,打破了不少品牌全球化的进程,但并不影响品牌全球化的大趋势。这里的全球化,不单只大品牌的全球化,也指小品牌的全球化。
随着国力的上升,国内市场的饱和,大品牌出海占据海外市场是一个趋势,非洲的传音手机,欧洲的华为,东南亚的shopyy,美国的TikTok等等都代表了这种趋势。
对于小品牌来说,随着电商的全球化进程,它们也迎来了出海的好时机,比如SHEIN在美国的走红,比如大批小卖家在亚马逊占据销量前列,未来伴随着TikTok的强势,必然也会崛起一批借助TikTok电商崛起的中国品牌。
一些迹象显示,特斯拉越来越中国化,比如国产车销往国外,特斯拉将在中国建第二个超级工厂,马斯克经常为中国说话等。今年11月,优衣库也在北京三里屯开启了自己的全球旗舰店。对于一些品牌来说,随着本土市场的饱和,如何全面占据中国市场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近几天,宝马集团的年度媒体沟通会(注意,是集团),主题叫做“家在中国”,正体现了这一种趋势,如何进步讨好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情绪,是跨国品牌们的必修课。
十、后疫情时代的首次世界杯:话题世界杯延续
明年的一大热点是世界杯,这是疫情之后的首届世界杯,憋了5年多的球迷,将迎来疫情后的首次狂欢。
对于营销者来说,世界杯营销不只是赞助、广告这么简单,如今的世界杯已经变成了品牌参与+话题讨论的整合营销。如上上届世界杯蒙牛无意做成的“我是梅西,我现在慌得一批”,上届世界杯华帝的“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它们不只是在世界杯期间投放广告,更是形成了全民讨论的话题,虽然这些话题有很大运气成分,但体现了“话题世界杯”时代的一个特点:用户参与式世界杯。
作为疫情后的首届世界杯,参与营销的品牌应该不少,品牌们会有什么样巧妙的营销方式,值得期待。
结语:
以上是我列出的2022年的营销趋势,2022年将会是全方位的复苏之年,对于营销同样如此,明年品牌会关注投入产出比,也会开始加大品牌投入,让营销回归正轨。
同时大部分品牌都将面临转型,传统品牌面临产品、渠道、品牌的转型,新消费品牌面临从小众向大众的转型。
在消费端,升级和降级作为两极将长期存在,并且互不打扰。
这些都给品牌提出了新的课题,2022年不会是一个轻松的年景,但复苏一词一定是这一年的主要基调。